本篇文章143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正在加州学习的陈菲菲进入了回家的倒计时。她在2015年去美国学习新闻,现在她计划回到中国发展。像陈菲菲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毕业后重返工作岗位。在他们看来,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吸引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体系。接下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生回流。自1986年第一波10万人出国留学以来,30多年过去了。从走出去到跑回来,中国的精英们见证了过去的努力和现在发展中国的荣耀。

人才回流正在加速

十年前,中国每次派三个人出国留学,都会欢迎一个人回来;如今,出国和回国的比例从2006年的3.15: 1下降到2015年的1.28: 1,人才回流加快。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回流比例显著增加,中国正在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海外人才回流浪潮。

“我的大多数朋友选择重返工作岗位。我们都觉得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很多机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2012年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90后”男孩戴家本表示,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是一件非常开心和自豪的事情。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从1978年到2015年,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404.21万人。其中,1,264,300人处于学习和研究阶段,2,218,600人选择完成学业后回国,79.87%完成学业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回国。根据《中国留学发展蓝皮书》(2016年),2015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409,100人,比2014年增加44,300人,增幅为12.14%。

“人才磁铁”聚集精英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呈现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这是最大一波海归的深刻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汇聚世界人才,用好世界人才”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体系,启动国家、地方、用人单位的人才引进工程,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政策便利。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校友会百年庆典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

欧美校友会会长、《国际学生》杂志编辑艾曙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诸多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海外学生近年来持续增长;国家重视人才,对归国留学生倾斜政策,中国相对稳定的产业形势和潜在的市场机遇,都将海归潮推上了历史新高。

国际人才的“新亮点”

2013年,方圆去佛罗伦萨大学学习经济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她选择了回国。她于2016年毕业,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教师。方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毕业后,我想回到中国,用我所学到的东西来发展和服务祖国。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海归潮”的到来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目前,国家重点项目的学术带头人有70%以上是“海归”,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大批院士是“海归”。根据科技部的数据,2016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2%,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大量“海归”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目前,园区内有30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和2.4万家企业。2015年,科技、工业和贸易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6.7万名留学生在园区创业。

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迎来“进多于出”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将从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重要的人才吸收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标题:人民日报:人才回流加速 中国迎最大规模海归潮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