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7字,读完约4分钟

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进展成为重要议题。随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门召开了国务院政策吹风会,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重点难点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中央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

据国资委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国有资产监管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利润总额22828.4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总额12086.9亿元,同比增长18.1%。两项重要业务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达到近五年同期最好水平。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文斌表示,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正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不断增加,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从1月到10月,中央企业共缴纳税费1.8万亿元,同比增长3.6%,享受政策性减费1200多亿元。他们帮助了全国246个重点扶贫开发县,“双创”平台带动了600万个就业岗位,国内大型客机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国资委主任肖亚青日前撰文指出:“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商用飞机、UHV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实现了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承担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和许多重大国防科技工业项目,显示了国家重型装备的实力和责任。”

严格监管国有企业境外资产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在改革创新、淘汰落后产能、重组整合、降低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一些国有企业也存在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一些投资项目风险较高等问题。会议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其中,海外资产的监管尤为关键。王文斌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境外国有资产的安全,强调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走出去”的统筹协调和监管,使企业走出去不会成为“脱缰野马”,国有企业境外经营不会成为监管的薄弱环节,防止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和经营中的资产流失。

十八大以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共监督检查了67家中央企业的793个海外项目,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26个国家。此次检查涉及的总资产达2.55万亿元,涉及的合同金额超过4900亿元。

北京科技大学企业与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何大卫对记者说,近两年来,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确实是中国的大势所趋。然而,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时,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亏损严重,甚至自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在是关注这些问题的时候了,真正有效的监督是必要的。

混合改革试点正在有序推进

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改革已经进入第三批,下一步的进展备受关注。王文斌表示,第三批混合改革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包括10家央企子公司和21家地方国企,重点领域混合改革试点正在有序推进。

在前两批试点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大规模调查,系统梳理了试点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个是在供应方结构改革中实施“杠杆降低”。

王文斌表示,在中央企业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规模一直在扩大,但资产负债率总体可控。SASAC采取了“五控制”措施,即控制行业标准,为不同的行业负债率设置警戒线;控制财务杠杆,确保资本流动安全;控制投资规模;风险控制业务,调控融资交易和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业务;控制金融风险。"近年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重大财务风险."王文斌说。

国企改革难点获重大突破

在何看来,混合改革和“降低杠杆率”的推进,将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优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就混合改革而言,这将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扩大融资规模。进入的私人资本也有望促进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降低杠杆率”是为了控制风险,帮助实体经济发展。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下一步是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在落实质量第一、效率第一要求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在优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记者李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国企改革难点获重大突破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