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9字,读完约3分钟

胡克在温室里拔掉了种植的辣椒幼苗,准备将它们移植到合作农场。记者刘荣照片

窑洞,白羊肚巾,黄土地...带着对陕西的这些印象和“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2015年10月8日,我从河海大学来到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赤河镇,担任镇党委副书记、艾芜村第一书记。

看到与我想象完全不同的青山绿水,看到汉水岸边的刘遂峰钟摆,就像一个水乡,给我一种生在江南的归属感。然而,当我第一次来到艾芜村,有三个意想不到的测试:日常生活,语言和饮食。

我刚到的时候,临时宿舍里没有厕所。在我逗留的第一个晚上,三只老鼠进来了,它们整晚都睡不着。当我第二天走进这个家的时候,我原本想和村民们进行深入的交流。结果,当地村民的方言让我感到困惑。作为一个江苏人,我通常吃得很少,而石泉的饮食既不辣也不快乐。

如果你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活,你如何带领村民发展?所以,我们努力听,学会说,问我们是否理解,慢慢地,我们可以直接与村民交流,而不需要“翻译”。经过半年的调整,胃终于适应了辣椒的食物。

“书记,您给我们村带来了什么项目?你带了多少?”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到村里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有点不好意思。但另一方面,如何让村民意识到教育扶贫是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坚实的基础?

陕南贫穷落后,除了各种硬件条件外,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为了帮助穷人,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思想,主动去奋斗!我利用“两学一做”的学习和教育,一方面给村民上党课,另一方面积极与镇、村干部协调,联系村里的情况,制定计划,然后依靠学校的资源配合村民搞项目。

去年,我协调河海大学为石泉县16名水利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并进一步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常州校区组织人事部对贫困学生进行定点救助,并向艾芜村小学的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河海大学计划在石泉县招收农村大学生,并设立专项助学金,奖励和支持石泉市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去年,33个中小学生贫困家庭得到了帮助,获得了6.6万元的补助。到2020年,石泉县计划每年投资10万元支持教育。

扶贫日记:把根牢牢扎在“第二故乡”

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帮助村民开设网上商店,通过互联网销售农副产品。通过招商引资,2016年6月4日,县公安局与北京湘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了大秦岭全球旅游“湘冠客厅+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发建设协议和专职旅游生态系统金字塔尖产品;陕西富凯集团投资建设了赤河镇艾芜村乡村综合体,为周边城市中高档家庭和年龄段人群提供乡村度假和乡村旅游服务,发展“1+1”旅游居家养老模式,使艾芜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引进江苏鑫源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在池河投资建厂...

扶贫日记:把根牢牢扎在“第二故乡”

现在,我已经在艾芜村一年多了。看着艾芜村的每一点变化,我不仅高兴,而且感动。在千里之外的第二故乡,我已经深深扎根,带领这里的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资料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赤河镇艾芜村一秘胡克)

标题:扶贫日记:把根牢牢扎在“第二故乡”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