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68字,读完约8分钟

日前,文化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几乎没有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更多关注的是“传承与保护”这一老话题。由此可见,要想与工业化相结合,最关键的问题是有效解决以“继承者”为核心的“老问题”。

我们必须保护“老艺术家”的特殊才能

众所周知,“老艺术家”是民间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主体和主要源动力。归根结底,非遗产保护是对非遗传性继承人的拯救和保护。受资金紧张、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面临着普遍断层、无传承人的危机。

据统计分析,目前中国大多数非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最大的一个已经进入“百岁老人”的行列。这份《报告》明确指出,继承人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50%以上在世的全国代表性继承人都在70岁以上。

导致传承者“衰老”的诱因有很多:首先,它受到“技术不可传承”的传统观念的制约,形成了家庭式的传承和约会;二是受“口传”治疗模式的影响,传承渠道被阻断;第三,受“市场萎缩”这一客观因素的困扰,滋生了“学无所用”的思想。这些现实告诉我们,如果“老艺术家”这一群体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那么非遗传性的传承将是“香会渐渐断”,一些可以挖掘的重要物品将成为永远的记忆。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势,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工作,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宝贵的信息。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缺乏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培训机制是关键。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对非遗产项目进行评估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未能根据不同类别非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符合“以人为本、活传承”精神的传承人保护措施,特别是在后备传承人的培养和培训机制方面。

满足需求是传承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一些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应该走向市场,以保持其生命力。然而,走向市场化的前提是解决有市场潜力的非遗留项目的“继承者”危机。因此,保护作为特殊人才的“老艺术家”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传承“老手艺”的特殊技能

所谓“老手艺”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技能。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内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料为基础,采用传统手工艺,工艺流程完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趣味,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延续的见证。

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争论的焦点无非是“生产性保护”和“工业化继续”孰优孰劣的问题。生产性保护的目的是通过生产、流通和销售的方式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并在生活中长期传承。工业化的延伸意味着生产方式更接近市场需求,产品消费促进经济升级。他们之间争论的核心是我们能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保留旧技能的基础是保留技术方法,这需要拯救、发现和保护现有的继承者。传统工艺,包括一些艺术,都是通过口头传授的。一旦继承人去世,他们可能会消失。如果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政府早就聚集了失去的景泰蓝工匠,建立了一个景泰蓝工厂,景泰蓝肯定不会有现在的辉煌。这也是中国初步工业化的一个成功例子。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由此可见,以生产方式保护传统经典工艺具有可观的产业化前景,但仍需遵循“老工艺”的生产个性:第一,它是完整的,即保护工艺的三维运作体系,包括版权和知识产权,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延续工艺传承和生产方式,保持核心技术和完整的工艺流程。第二,差异化。传统手工业生产不同于文化经济或一般工业的文化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不同的对待和特殊的支持。第三,自律,即引导传承人、实践者和生产主体遵循传统手工艺的生产规律和经营模式,坚持核心技术形式、质量和品格,使其具有不可重复的特征。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我们必须突破“旧规则”的瓶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百年品牌,祖传技艺”往往是一个自称的词,也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广告词。到目前为止,家庭传承仍然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制约非遗传遗传发展的瓶颈。

根据传统的家庭规则,家庭技能是独特的,例如“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传长门不传侧门”和“传内不传外”。这是时代使然。家族传承也有它的优点,可以保持祖传技艺的纯正、正宗和正宗,没有变异、变质或味道。特别是在前一个国家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后,这种代代相传的单一性逐渐造成了“人无所不能”的危机和技能的丧失。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艺术界有许多著名艺术家的赞美。当人们谈论艺术家时,他们经常说他(她)是某个人的学徒、高足弟子和亲密弟子,他(她)曾经崇拜某个人作为老师并在某个人手下学习。然而,在传统的非遗产领域一直存在着一种过时的思想,这只能从这些行业谚语中看出:“教弟子,饿死”,“弟子,弟子,三年的奴隶”,“可以放弃一磅钱,不要传递新奇”,“弟子传递弟子,他们传递的越多,他们得到的越差”,等等。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从古至今,师徒传承是传承传统技艺、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为了突破这一“旧规则”带来的人才“瓶颈”,近年来,文化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要素为出发点,启动了五个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并对代表性项目和传统民间代表进行了宣传和鼓励,在政策上给予了最大的保护。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2015年10月,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了《中国非遗传人口学习研究培训计划》,邀请工匠到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非遗传人口的实践水平和继承能力。到目前为止,研究和培训计划已经实施了一年多。据统计,共有57所高校参加了培训,近万人参加了培训。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现代高等教育扼杀,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为此,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高校试传承人培养计划,探索传统师徒、家庭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民间与产业相结合等新模式,进一步拓展传承方式和途径。同时,要重点研究制定非遗留人才的专项培养计划,解决好大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问题。,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青年加入非遗传遗产保护。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老车间”学习基地

中国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老艺术家、工匠和作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当它们消失后,遗产将会消失。除了老艺人和工匠这一核心群体,尤其是濒临消失的老民间作坊,作为重要的传承平台,我们也需要对其予以密切关注。

根据《2013-2017年中国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民间文化,但仍侧重于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和学术界倡导的“救国救民”的实地考察。 而对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现代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路径的研究不足,使得一度繁荣的“老作坊”被推倒、粉碎并逐渐衰落。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兴文化产业在一些地方修建了文化街、传统文化集市或特色民俗村,吸引了大量投资,但无法招募艺术家开店。一个县的一个镇在一条废弃的木板年画街上。只有少数人开门,而且经常关门。由于年画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事年画生产的中小型作坊一般都是在农忙的时候工作,有空的时候就买纸、开发颜料、雕刻画板,秋收一结束就开始生产年画,一直忙到腊月末。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老车间”如何复兴?这是一个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川西某县调研时发现,该县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发展旅游业,在手工造纸厂和旧年画作坊的聚集地建立了展示研究基地,并以此为中心建成了“手工纸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景观、景点和旅游线路。参观者不仅可以现场观察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随着各级对非遗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分散在各地的“老作坊”被列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名单”,成为各地非遗传研究基地、产业示范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生存空和地位。

虽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生产性保护向产业化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今年《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规划》的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前景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作者王军,四川省乐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研究员)

标题:“非遗”向产业化转变 不得不解决的“老问题”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