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7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有42个分论坛议题,其中10多个与金融风险有关。专家指出,贷款作为最基本的金融活动形式,在衡量金融风险方面具有很大的权重。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居民和其他部门的债务水平与资产规模之比比较理想,与债务危机还有很大距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许多在之前的快速增长时期没有表现出来的债务问题开始出现。因此,未来社会各界需要在“去杠杆化”和债务风险防控方面有忧患意识,注重结构优化,并长期坚持。

人民日报:中国用债合理 与债务危机保持安全距离

巨额资产和合理的债务

金融风险有高有低,债务水平占了大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主权资产、主权负债和净资产分别为229.4万亿元、126.2万亿元和103.2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的储蓄率仍高达47%,而且只有3%的债务是以外币计价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表示,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债务主要用于投资,而非消费。“目前,中国的主权资产净值是正数,无论是宽还是窄。这些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黄金等贵金属储备和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等高流动性资产组成。因此,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李阳判断道。

人民日报:中国用债合理 与债务危机保持安全距离

在私人负债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等单位最近发布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下半年实体经营状况明显好于上半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2017年银行整体经营环境将得到改善。从长期来看,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压力将会明显减轻。

“从外部来看,中国拥有强大的外部偿付能力和坚实的国家信用;就内部而言,尽管中国企业部门的负债率较高,风险因素相对集中,但目前不存在引发系统性大规模违约的可能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于今告诉记者。

地方风险值得警惕

在于今看来,虽然中国整体在债务危机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爱情基础、净资产、信息),债务领域的一些历史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新的业务格式所带来的风险点也有所增加,但仍值得人们高度警惕。

“例如,中国过去有许多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借贷不规范,在当时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没有暴露出太多的问题。然而,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暴露出中小企业偿付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等新的借贷形式也增加了监管机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难度。”于今说。

在经济转型期投资回报率周期性下降的背景下,信贷资金“脱离实际”的现象不容忽视。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正在从传统的信用风险向金融市场风险转变。此时,相关金融市场的波动不仅会在债券市场引起更多的共鸣,还会影响到债券本身的安全性。

此外,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认为,中国的信贷资金配置结构也影响着债务风险的趋势。尼古拉斯·拉迪说,如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生产率更高的部门,它可以抵消经济放缓,甚至促进更快的经济增长。

“去杠杆化”需要“缓慢的努力”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与债务危机保持安全距离?专家普遍认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控制总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努力,长期取得成绩,做好“慢功夫”。

在李阳看来,这一过程必须把握五个关键点:一是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二是保持一定的需求规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第三,着力降低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使国有企业改革迈上新台阶。第四,控制居民住房信贷,保持居民部门杠杆率稳定。第五,加强货币信贷控制,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降低融资成本。

人民日报:中国用债合理 与债务危机保持安全距离

“一方面,债务风险在过渡期更容易暴露;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有效供给的短缺和有效需求的抑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挥力量,为化解风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于今表示,在过渡期内,政府应进一步鼓励资本流向农业、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有效投资领域,并注意在政策制定中形成长期机制,以更好地稳定预期。

人民日报:中国用债合理 与债务危机保持安全距离

日前,财政部公开报道了部分地区金融机构违规融资的案例,同时加强了与银监会的沟通,提出了处理建议,这无疑是相关部门化解杠杆、防范风险的最新缩影。

标题:人民日报:中国用债合理 与债务危机保持安全距离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