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6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货币政策度”子论坛上表示,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当前的政策周期即将结束,即货币政策不再像过去那样宽松。

“危机过后,不同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也不同步。”周小川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自2008年9月以来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下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宣布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央行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稳健货币政策回归。目前,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央行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总的来说,每个人都意识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是时候考虑如何以及何时退出量化宽松了。

周小川: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近尾声

关于再通胀问题,周小川表示,一些国家已经经历了再通胀,大宗商品价格也有所上涨,但说世界上存在再通胀还为时过早。当然,我们应该警惕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与通货膨胀水平密切相关。

周小川指出,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许多国家流动性过剩。尽管货币当局已经开始收紧流动性,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阶段应强调结构改革和长期战略调整,不应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这个信号非常重要。

谈到结构性改革,周小川说,财政政策对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没有财政政策很难进行结构性改革。即使财政状况不好,也要实行财政政策。未来,更多国家将转向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鼓励使用财政政策。但是,由于空不同国家政策的差异,政策选择应该根据本国国情来决定。

此外,周小川强调,货币政策在结构性改革中并非完全无效。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应该用于总量调整,而不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然而,也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政策工具,将资金引导到有利于结构改革的具体部门。例如,英国采取了“贷款融资计划”,而中国也实施了类似的政策,鼓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及小型和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当然,最终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评估。

周小川: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近尾声

在被问及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和意外后果时,周小川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高通胀,也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资产泡沫。但这是政策权衡的结果,因为当前的政策重点是让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所以即使货币政策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也必须这么做。

周小川指出,近年来,各国央行都强调货币政策不是“灵丹妙药”,不能指望货币政策解决所有问题。每项政策都有其相应的功能,因此政策工具的选择应该优化。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在现阶段,政策组合应根据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等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近年来,许多人投资于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或者作为投资者购买金融产品,从而过于关注货币政策,放大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周小川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经过这一阶段,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将有一个更理性的理解。

周小川指出,随着货币支付的数字化,现金的使用急剧下降。如果钱被存储在电子账户中或者以数字现金的形式流通,负利率是可以实现的。只有这样,在严重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极端情况下,负利率才是可行的,优于“直升机撒钱”的政策选择。

标题:周小川: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近尾声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