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7字,读完约4分钟

——访国际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教授邱。供给侧改革是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求失衡的重要措施。

我们的记者王晶晶

“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而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则基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邱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着力加快产业调整升级,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发展规划。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解决供需错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17年不仅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化的一年。邱分析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表面上看是需求不足,但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即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有效供给不足。“供给方改革是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需错位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加强供应方改革上,把重点放在提高供应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上。”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供应方改革要求回归工业,注重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基础,也是供给方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在谈到解决供给不足的实质时,邱说,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从供给和生产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供给。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解决产能过剩需要产业升级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受到了重视和政策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热度”还不够高。邱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产能严重过剩。

邱具体分析说,产能严重过剩不仅抑制了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发展,也严重拖累了全社会新增供给的增长。许多产能过剩的行业规模庞大(如钢铁、煤炭等)。),投资大、覆盖面广,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本等资源,抑制了资本向新兴企业和新供给领域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和新供给领域的发展。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面对当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邱建议,一方面,在大力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质量,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并购,我们可以实现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进一步缩短产能,节约投入成本和资源,使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产业升级领域成为可能,从而使产业升级更加“热”和更快。“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使‘中国制造’健康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率,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爱情基础、净值、信息),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必将迈上新的更高水平。”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Aiji、净值、信息)和现代服务业

如何选择和设计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邱告诉记者,我们要适应全球产业革命的新浪潮,从高起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Aiji、净值、信息)为代表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经济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邱强调,围绕上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培育一批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具有“三高”特色和长远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通过这些重点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邱说,现代服务业的突出特点是高科技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服务业的支持,特别是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诸多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减少工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标题: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