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成药的命名,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就《中成药通用名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根据新规定,云南白药、萧肃救心丸、风油精和咳喘灵等数千种药品将需要更名。

本意见草案建议中成药的命名应避免使用可能对患者有影响的与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相关的药物名称,如“降血糖、抗高血压、降脂、抗炎、抗癌”等。;不应使用夸张、自吹自擂和不切实际的术语,如“包”、“凌”、“荆”、“速战速决”或“皇家制度”和“秘密制度”。此外,中成药不应以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封建迷信或粗俗下流的词语命名。

命名新规引发社会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对于市场上现有的中成药,意见稿也明确指出,《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新中药的命名,也适用于原中成药。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名称,如果必须更改,可以将其列为过渡名称。

不少中成药面临更名。记者搜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数据库,发现有2000多种药品名称中含有“凌”字样。其中,云南白药、同仁堂等历史悠久的医药公司也包括在内。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进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意见稿执行,云南白药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将受到影响,复方牛黄消炎胶囊、白保丹、消渴灵片等药品将不得不更名。

命名新规引发社会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对于老牌制药公司来说,更名带来的无形损失将非常大。”北京市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傅认为,更名意味着药品的包装材料和说明书需要变更,生产和包装成本可以计算和承担,但医药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培育二级市场,让消费者知道更名后的产品是旧药,无形损失巨大。业内人士估计,如果云南白药需要更名,115年来建立的品牌、声誉和公众认知的损失将超过100亿元。此外,对于制药公司,在更名后,他们需要在当地食品和药品管理局重新注册。对于大量更名的企业来说,注册费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命名新规引发社会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近年来,在保健品的旗帜下,中成药的夸张命名混乱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制药公司的中成药质量参差不齐,但他们“名不惊人,誓不罢休”,随意吹嘘疗效,容易使消费者上当受骗。“有必要规范中成药的命名,这非常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理解和识别能力。傅说,过去很多药品的名称都是经过当地政府批准的,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则。可以说,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规范中成药的命名是大势所趋,也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命名新规引发社会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然而,中成药的命名是否“一刀切”引起了公众的争论。“中成药的名称需要标准化,但我们也必须尊重老品牌。”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锦认为,对于少数具有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民间认可的老药,应避免“一刀切”。“老字号中成药不仅包含文化遗产,也是商业信誉的体现。”郑锦建议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分类。对于没有历史渊源的新药,可以采用新的命名方法。对于老品牌,不应该强行更名。(经济日报记者季)

命名新规引发社会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编辑:刘鹏)

标题:命名新规引发社会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