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9字,读完约4分钟

1月1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该计划指出,应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根据规划,在北京、上海、合肥等设施相对集中的地区,将建成设施先进、学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和机构、自由开放的科研环境、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1月10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批,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的城市。

为什么是合肥?《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安徽省区域经济学家和合肥市发改委,解读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思路。

技术黑马

1月10日,合肥市委书记宋在两会上表示,建设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对合肥来说意义非凡,有利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增强知识创新能力,提供创新动力;它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整合、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转型技术的诞生;它有利于搭建一座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工业的桥梁。

合肥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为6200亿元,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1114.1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在科技创新方面,2016年,合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与此同时,世界上第一个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合肥-上海段首次开通。

此外,新显示器、机器人(300024,购买)、新能源汽车(Aiji、净值、信息)、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的附加值也在逐年增加。

武汉市政府一位官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次武汉没有申报,但不可否认的是,合肥的科技实力是近年来的一匹黑马,得益于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它在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果你土地,国家投资可能是数百亿,这是非常重要的,以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地位,从长远来看。”上面提到的人说。

该中心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

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在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计划获得批准后,一个集天地为一体的信息中心、一个能够治疗癌症的离子药物中心和一个被称为“超级显微镜”的先进光源设备都将落户合肥。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吴劲松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合肥的认可,与合肥在科学仪器、学科建设和新兴产业(Aiji、净值、信息)集群等方面的独特基础和优势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资本市场最热门的量子通信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团队是来自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团队。

2016年1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由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领导的“多光子纠缠和干涉测量”项目。

此外,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一匹黑马,是科技的另一个热点。在2016年的锤子产品发布会上,讯飞的语音输入法出名了,很多人都知道合肥高新区的科达讯飞(002230,买)。

目前,合肥有1000多家R&D机构。其中,除了量子通信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之外,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位博士说,合肥本身就是一个科教城,中国科技大学领导的一系列科研基地对合肥工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一些科研仪器和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的来说,合肥有很好的基础。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在中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合肥跻身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 基础科研实力仅次京沪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在接受安徽媒体采访时透露,将首先成立理事会,制定相关章程,设立管理部门,建立晋升机制和管理制度。同时,推进新建科研仪器建设,探索科研管理、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机制。

据张介绍,按照规划,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

安徽省经济研究所区域研究所所长徐振宇认为,安徽合肥等地区仍需争取国家中长期规划,如跨时代的量子通信科学研究领域。

(编辑:武宏钧,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周慧@ 21京基;wuhy@21jingji)

标题:合肥跻身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 基础科研实力仅次京沪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