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不仅要保持18.65亿亩耕地的红线,还要保持肥沃土地的耕地质量底线。此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来保持耕地质量的红线。具体而言,今后应努力从监测建设、使用控制和补偿机制三个方面保护耕地质量

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中心近日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协调各地耕地质量建设,让超负荷的耕地“休息”,将为农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为子孙后代留下沃土。这不仅是保护耕地的关键一步,也是建立新型人地关系的重要一步。

农田保护不容易。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很大。然而,在一些地方,耕地被视为建设用地的“唐僧肉”,未能履行保护耕地的责任,敷衍了事,对耕地占补平衡负有责任。他们利用各种可能的建设用地指标,努力开发新区和建设公园,但在粉饰业绩后,他们留下了不可避免的后患。

同时,农业耕作过程也将导致耕地质量的下降。近年来,农业资源的过度集约开发导致了大部分耕地退化、土壤养分失衡、污染加剧、生态调控功能弱化和基础土壤肥力后劲不足。特别是东北黑土退化、西北土壤次生盐渍化、华南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耕地已经为人们亮起了“红灯”。

事实上,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总的来说,多年来,各地依法保护耕地质量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完善、功能不健全、项目重叠等问题依然突出,导致耕地后备资源持续减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优势互补难度加大,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

万物皆生于地,耕地是中国最宝贵的资源,它关系到十多亿人的粮食,不能有任何错误。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只有加强耕地保护,我们才能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不仅要保持18.65亿亩耕地的红线,还要保持肥沃土地的耕地质量底线。质量比数量更隐蔽、看不见,但在保持耕地质量红线方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应从监测建设、使用控制和补偿机制三个方面努力保护耕地质量。

经济日报:保护耕地质量也要划红线

加快耕地质量监测建设是耕地保护的前提。目前,我国耕地质量监测点只有357个,代表性不足,监测内容不完善。要建立覆盖粮食主产区和农产品主功能区的调查监测网络,科学规划,加密布局,夯实调查监测评估基础。特别是要重点监测东北黑土退化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华南重金属污染区,准确把握耕地质量现状。

坚持土地用途管制是耕地保护的底线。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粮食的收入远远低于“种植”房屋的收入。因此,一方面,农地利用没有谈判的余地,也不能因为比较效率低而放弃谈判。违反法律的行为必须受到严厉惩罚,土地的使用应该由法律决定,而不是由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意愿决定;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保证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有必要合理规划各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并与定居的农业人口数量挂钩,使人们能够固定自己的土地并跟随他们。

经济日报:保护耕地质量也要划红线

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耕地保护的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对耕地保护主体的补偿和激励。推进各级涉农资金整合,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村集体和农民进行奖励,并与实施挂钩;另一方面,有必要调整跨区域补充耕地的利益。支持占用耕地面积,通过缴纳调整费和产业转移支持补充耕地面积,调动其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乔

经济日报:保护耕地质量也要划红线

(编者:梁

标题:经济日报:保护耕地质量也要划红线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