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6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经历了辉煌的“白银时代”——在1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后来成为标准货币。如今,虽然白银退出了货币舞台,但其影响力依然巨大:遍布街头的“银行”和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都是白银时代留下的印记。

白银货币有如此重要的历史和影响,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它有深刻的认识。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人对白银的认识和理解都很肤浅,包括专攻货币史的学者。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比如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银元?许多银是从哪里来的?银锭是如何长期使用的?等等。长期以来,白银货币史上的这些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解密“白银时代”

2016年,一本新书出版,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在近代使用从西方进口的银元之前,中国的白银是一种称重货币,铸造成一定形状的银锭,便于计量和流通。银锭不仅是古代银钱的遗存,也是银钱的基本制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一书,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读了中国的“白银时代”。

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周、、、黄伟,都来自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是研究钱币史和货币史的学术中心,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不乏“开拓性”和“综合性”作品。周早就主张用“三重证据法”来研究钱币学,即在王国维提出的纸质材料和出土材料之外,再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和模拟实验。他系统地运用这些方法对中国古代铜钱的成分和铸造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银锭研究是周团队在中国古代钱币的另一个重要范畴——银元研究中对“三重证据法”的又一次实践。

解密“白银时代”

中国古代银锭的科学研究分为五章:中国古代银钱的概况、中国古代银锭的金属成分、中国古代银锭的铸造技术、中国古代银锭的科学保护、中国古代银锭的科学鉴定。读完整本书,我们会发现,文献、实物、实验等多种证据得到了充分利用,它们不仅有各自的分工,而且相互配合,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使研究结果扎实可信。这里有一些它的重要问题的例子。

解密“白银时代”

自从白银在中国开始充当货币以来,可以说它是白银货币史上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过去普遍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有银壳和银铲,汉武帝铸造了“白金之旅”,这些都属于银货币。也就是说,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使用白银。除了这些出土文物外,人们还认为《王月勾践家族史》中记载的楚地“三钱府”之一是银器。对此,我曾经写过《论三钱》,指出楚国的“三钱”是三种税,不是钱,更不是银币。

解密“白银时代”

由于各种限制,传统的考证只能部分解决文献记载带来的问题,而早期的白银研究不仅涉及文献,还涉及各种银器,需要系统的研究,包括科学实验。据《中国古代银锭研究》记载,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银锭的使用主要局限于作为装饰品和少数贵族使用的器皿,数量较少,缺乏必要的普遍性和普遍性。先秦时期的银壳和铁锹不能分开使用,货币功能难以实现。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白银被用作货币的记录。至于汉代的“三种铂”,史书上说“银和锡再炼成铂”。从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看,银和锡很难混合,古人不可能铸造银锡合金货币。所谓的“铂”很可能是铅。各种证据表明,银在秦汉以前都没有成为货币。

解密“白银时代”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作者指出中国白银货币化始于唐代,是丝绸之路上中外贸易的产物。唐代对外贸易繁荣。丝绸之路沿线的所有国家都使用银币,外商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在中国进行贸易,最终使唐朝人民接受了白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银被输入中国,其货币地位也越来越巩固。到了明朝晚期,它终于成为中国的标准货币。

解密“白银时代”

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称重货币,古人在使用白银时非常注重其成色。“银粒”是一种表面有细丝线的银锭,它已成为高纯度银的代名词。那么,银锭的丝绸图案是如何形成的,它与银的纯度有什么关系呢?《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为此做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得出丝绸图案的形成与银材料的纯度和浇注温度有关的结论。从纯度上看,纯银液浇注的银锭丝纹分布均匀,线条明显连贯;用丝线可以看到含铜2%-5%的银锭;铜含量为5%的银锭没有明显的丝绸图案;如果铜含量超过8%,则看不到明显的丝线。这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银锭颗粒与颜色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金属成分分析和模拟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意味着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当我把它写在纸上的时候,我感觉很肤浅,所以我从来不知道。”将这两首诗转移到本书的实验研究中去是恰当的。这样的分析和实验占据了整本书的一半以上,这使读者意识到在书名中突出“科学”一词的目的。

解密“白银时代”

银锭不仅是货币史和钱币学的研究对象,也是重要的收藏品。博物馆和收藏者都面临着藏品真实性鉴定的问题。长期以来,银锭的鉴定主要依靠目测,缺乏可量化和定性的客观依据。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银锭鉴定中需要观察的一些重要特征的成因和特征,如蜂窝、珠子、丝纹、铜锈、铭文等。,从而提出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可解释的、可验证的鉴定方法,将银锭鉴定提升到科学鉴定的水平。

解密“白银时代”

2016年10月,四川警方破获张文物抢劫案。几年前,张在闽江沉船中的银锭等文物被不法分子洗劫一空,立即流入文物市场。然后古董商复制赝品,和真银锭一起出售。有一段时间,伪造的银锭充斥着硬币拍卖,这给收藏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此,《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设立了“水坑银锭鉴别”一节,从外观腐蚀状态、腐蚀层、文字、颜色、铸造和形状特征等方面提出了真伪的标准。,并配有大量图片,辨别真伪,这使得这项严肃的学术研究工作成为指导实践的通俗教材。

解密“白银时代”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银元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分析和探讨了古代银锭的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并通过模拟实验与传世银锭的对比,详细论述了银锭的外观特征、颜色与铸造工艺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应用于古代银锭的真伪判定,有效解决了目前高仿银锭的科学鉴定问题。近几十年来,硬币研究已被引入现代科学方法,并逐渐从传统金石学的一个小分支转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回答历史问题和反馈其他学科的能力。从原始的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钱币学研究的前沿和新高度。

标题:解密“白银时代”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