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7字,读完约7分钟

普通人(603883,临床单位)总是要去政府办业务,但许多公共服务窗口的开放时间往往与“上班族”的工作时间同步,这让许多人头疼。然而,一封来自公众的信“建议公共服务部门轮班或延长服务时间,以方便公众做事”,给上海带来了变化。

2012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延长窗口服务时间的特别规定,明确要求服务量大、与市民生活和工作关系密切的服务窗口,并实行全年或六天工作制。

群众平日的不便、抱怨,甚至抱怨,最终可以汇集成一个“金点子”来改善政府的工作,这个“金点子”是依靠多年来实行的“民意收集”制度。仅2017年一年,上海市信访办就以摘要报告形式上报了139条重要意见,183条市领导批示,职能部门采纳率达到92.7%。

群众的意见成为政府决策的资源

“当时,我在一个工作日去居委会办一件急事,发现居委会竟是空空的!邻居们也说他们经常找不到居委会干部。”几年前,上海市民余国伟非常愤怒,他在市委领导的邮箱里写了一条159字的短信,反映了这个问题。

信寄出的那天,他接到了市信访局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的电话。除了表达感谢之外,余国伟在电话的另一端也没有想到对方会有这样的要求:“你能不能调查一下这种现象,找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然后与邻居和居委会的同志们讨论解决办法?”工作改进后,不仅对你个人方便,对每个人也方便。"

为此,余国伟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走进居委会,却发现很多居委会往往是“十几个牌子的队伍”,居委会干部为了应付上级的各种会议和检查,每天都筋疲力尽。在找到问题的症结后,余国伟重新撰写了《关于切实减轻居委会负担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领导的重视,并指示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居委会部门脱离群众的问题。

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2011年,上海市信访办在Be正式成立时设立了专门的人民建议收集办公室,并在各区(市)和街道、镇设立了收集工作平台,形成了三级共鸣和上下联动的收集工作网络,实现了人民意见、建议和投诉的分类处理。如今,闫国伟已经成为一个“老人”熟悉的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人民的建议收集工作已成为我热爱上海的原因。”

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群众来信来访是最原始的民意和民意,蕴含着很多人的智慧和智慧。”上海市信访办主任王建华说:“理清民情民意,提炼出人民群众反映的倾向性、普遍性和典型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宝贵资源。”

据介绍,对于每个人的建议,上海市信访办将坚持当天接受并积极沟通。通过及时收集和总结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和分析群众的共同要求,最终形成《人民建议总结》,提交市委、市政府,为上海市领导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凝聚民智,回归信访之源

在上海杨浦区,有一个独特的“就业培训车间”。当记者走进来时,他发现这种安排是按照正常的公司模式进行的,十几个年轻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上班”,忙着自己的“生意”。

然而,事实上,坐在这里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是30岁以下的长期失业青年。由于缺乏职业定位、工作技能甚至就业意愿,这些人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这也造成了许多社会、家庭和个人问题。

这里的负责人朱洪辉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杨浦区人民社会保障局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上海巴伐利亚职业培训咨询公司合作,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培训理念,在模拟公司的运作中模拟职场经验,帮助失业青年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学会掌握未来所需的工作态度和技能。“参赛青年的首次就业率接近80%,这种模式也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这种创新的就业服务很快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2017年4月,上海市民高杰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市委领导信箱”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推广“就业培训工作坊”。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即研究并发布了一项政策,明确表示将全面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支持职业培训营的运营。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建成50个特色鲜明、兼顾行业需求和青年服务需求、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职业培训营地,培训规模达到5万人次,有效缓解上海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我经常提到来信来访时,很多人都有哭、打呼噜、吵闹的印象,这其实只是来信来访的一个方面。”王建华认为,信访除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忧虑和不满外,还可以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智慧,人民群众的建议有助于提高信访的回报水平。

为收集人民意见,除依托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人民意见收集信箱”外,还在“市委领导信箱”、“市长信箱”和“投诉受理信箱”分别设立了两条建议和投诉渠道,“四信箱”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纳入人民意见收集平台统一办理。

2014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条例》,明确了征集工作的基本依据、工作原则、征集范围、考核奖励等内容,正式为调动人民群众参政热情、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扩大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上海政法大学总编辑、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唐晓天与人民建议制度有着不解之缘。除了每年提出几条人民建议外,从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之初,他就注重观察研究,撰写了《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探索》一书。

“人民反映了政府工作的缺陷。在这些人的不满背后,往往是一个普遍的、以政策为导向的“短板”。唐晓天认为,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民的意见。“引导群众积极提出意见,不仅为推进社会矛盾的批量解决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行性,也使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态度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

最后,有必要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和汲取人们的智慧来凝聚人们的心。据报道,在收集群众意见的工作中,上海在向市领导汇报前,已经与提案人进行了“预沟通”,并共同努力研究和改进,努力形成一个真正的问题。有准确症结和切实对策的建议;接到领导指示后,进行“活动中的沟通”,共同研究改造的措施和途径,督促责任部门亲自听取建议者的意见;建议付诸实施后,应开展“事后沟通”,分享实施成果的喜悦,交流经验,不断调动和激发群众参政的积极性。

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人民建议的收集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执行’一词。”王建华说,对于群众的“金点子”,上海领导带头研究论证,提出了吸收实施的具体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调研论证机制,向群众提出合理建议,采取访谈、座谈会、研讨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认真研究论证,积极采取改造、促进等一大批政策措施的完善,推动一大批信访问题的解决。

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为有效推进人民建议的转化,上海市信访办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跟踪了解重要群众建议的办理情况,并将采纳群众建议纳入信访目标责任考核,提高办理质量和工作效果。

,唐晓天说:“来信来访的建议数量增加了,而来信来访的决定数量却减少了”在这种“一增一减”中,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得到扩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将逐步提高,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得到进一步论证。

《人民日报》(2018年1月31日,第18版)

标题: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