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6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疫情的到来,金融机构肩负着在全国范围内保障防疫经费的责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贷机构正积极参与这场艰巨的战斗,没有从各自的角度退缩。

防疫防疫金融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在防疫防疫的背景下,针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也相继出台。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外汇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仅提出了对疫情的金融保护要求,还强调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通知指出,要加强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应围绕内部资源配置和激励考核安排,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保持贷款增长,认真落实全面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金融既要保障抗疫又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2月2日,为支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期间的难关,苏州市发布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十项政策意见》(以下简称《苏慧十条》)。《苏慧十条》从增加财政支持、稳定劳动力、减轻企业负担三个方面制定了十项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高达30%的减息、6个月的社会保障延期和免租金都是帮助中小企业的实际措施。与此同时,近日来,许多省份相继出台了类似“苏慧十条”的文件,支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

金融既要保障抗疫又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在疫情期间的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些地区的金融机构迅速发放了防疫防疫、防疫专项信贷产品,应对疫情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力度显著,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是好事,但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应对属于应急处理,疫情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鉴于当地中小企业的影响以及未来帮助实体经济的有效策略和途径,金融供应商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充分准备,这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金融既要保障抗疫又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不会小,一些中小企业将难以为继,这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下发的通知强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因疫情暂时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要盲目放贷、切断或压制贷款。在实施中,如何正确理解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至关重要。

金融既要保障抗疫又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至此,《苏慧十条》给出的帮助内容非常客观、务实,也是多部门合作的典范。其中,在增加财政支持的同时,将社会保障、减负等措施结合起来使用,这对于启动疫情后的经济引擎大有裨益。

第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当地条件和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以四川省彭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000061)为例,该中心的一些蔬菜交易将影响全国的蔬菜市场,是维护“菜篮子”的关键。今年春节前,商家储备了足够的商品。然而,由于疫情爆发,需求突然萎缩,加上上游生产滞后,物流和就业跟不上。整个蔬菜交易量呈急剧下降趋势,部分品种滞销,商家损失惨重。此时,财政援助需要对未来蔬菜市场的走势做出明确的判断。由于种植滞后,未来三到四个月可能会出现“蔬菜短缺”,蔬菜价格可能会突然上涨。对于商人来说,资金储备至关重要。从这一趋势来看,信贷支持的重点非常明确。

金融既要保障抗疫又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总之,不管疫情有多严重,根据基本法,它迟早会过去的。金融机构不仅要关注眼前的突发事件防控,还要关注实体经济的走势和产业结构可能发生的周期性动态变化。尤其是在供应链中断后的恢复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和时机非常重要,这也是考验金融供应商商业智慧的时刻。

标题:金融既要保障抗疫又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