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55字,读完约9分钟

在我国战胜贫困、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关头,邮政储蓄银行陕西分行抓住机遇,开展了“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机制、网点和客户优势,瞄准三个领域,解决三个问题,建立三个机制,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实践。

基于三个属性发展普惠金融

邮政储蓄银行陕西分行坚持“惠城乡、惠民”的普惠金融服务理念,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始终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最高行动纲领,不断提高基于政治、社会、经济属性的金融服务质量。

强化政治属性,完成最初使命。第一,帮助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邮政储蓄银行工作要求,坚持“三农”金融服务优先发展,制定《邮政储蓄银行陕西省分行农村金融服务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积极创新“三农”一揽子信贷产品,产品30余种。截至9月30日,全年财政支农贷款94亿元,净增16.7亿元,贷款余额155.9亿元。第二是帮助战胜贫困。建立省、市、县三级责任制,明确扶贫目标和任务,设立金融扶贫机构,单独列出扶贫投放计划,开发扶贫专用贷款产品,创新扶贫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截至9月30日,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41.87亿元,比年初增加6.89亿元,增幅为19.69%,连续八个季度获得陕西省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优秀等级”。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履行社会属性,展现大银行的角色。一是强化普惠金融工作。充分发挥网点分布广、结算方便的优势,为退休人员提供养老金、新农保、老人补贴等征缴服务。金融服务0+白乡镇3976个便民扶农退出点,发放退役军人服务卡12975张,代付养老金685万元,金额137.31亿元,代付新农保472万元,金额6.47亿元。第二,普及金融知识。广泛宣传“反电信诈骗、民间借贷、信用信息知识”的内容,提高群众的金融基础知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强化经济属性,增强发展活力。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大型国有零售商业银行,突出商业银行的经济属性,坚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牢固树立金融服务经济的理念,牢牢把握提升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核心主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今年以来,我行的收入、利润、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成本收益比等经济效益指标在系统中排名较高。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瞄准三大领域,帮助农村振兴

邮政储蓄银行陕西分行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方式,充分发挥三农金融部门的独特作用,瞄准农村振兴的三大领域,总结形成农村振兴的“十大模式”,逐步推进邮政储蓄银行三农综合服务生态系统建设,提升“三农”服务能力。

支持农村产业发展

一是以陕西“3+X”产业为重点,以苹果、猕猴桃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开发了“水果储备贷款”,累计投资70多亿元,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三农金融产品奖”。同时,围绕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区,推出了“购买贷款”、“甜瓜贷款”、“蘑菇贷款”、“核桃贷款”、“药材贷款”等特色产品,总投资8亿多元。

二是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培育、林产工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推进“1+N+X”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通过产业链金融有效支撑产业上下游发展,发放贷款5000多万元。

三是依托“双基联动”工作站,整合行业服务三农的优势,整合村委会和社区委员会的资源,选择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县、乡、镇,开展标准化信用村建设。到目前为止,共评估了686个信用村和16811个信用用户,信用额度8.5亿元。

支持新的农业商业实体的发展

围绕全省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33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家庭农场、大型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和专业农户是重点支持对象,开发独家产品支持新主体发展壮大。

一是与陕西省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农业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准确的服务。全省有2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支行和7个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县支行,“政府-银行”合作年贷款25亿元。

二是与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的补偿和杠杆作用,支持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创业。再就业贷款市场份额达到45%,贷款余额达到33亿元。

三是与陕西省农业金融担保公司合作,积极推进“银丹”合作模式,创新“优农保”贷款产品和“交相保”、“茶叶贷款”、“果蔬保”等一系列子产品。截至9月30日,共投入资金7.5亿元的农业合作企业980家,投入资金5.56亿元的企业802家。

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支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农村生态环保产业为起点,重点支持农村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和固体废物处理项目。

第二,支持农村商品流通。加大对陕西省优势水果和坚果产地或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力度。

第三,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大中型农村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航道和电力等综合配套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第四,支持美丽农村建设。重点加大对客流大、资源独特的高质量景区和大型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向涉农企业发放贷款7亿元,预留涉农企业4个客户和项目,拟发放贷款9亿元。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解决三个问题,提供服务保障

要解决信贷资金“脱离实际”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不敢放贷、不愿放贷、不能放贷”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机制,确保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解决“不敢借”的问题。长期以来,问责和问责是导致基层群众恐惧和不愿放贷的主要原因,也是“不敢放贷”问题的根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行制定了农业金融扶贫贷款尽职调查和豁免实施细则。这个系统给员工一个“保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担忧。同时,有利于合规文化的形成,实现从“我要合规”到“我要合规”的转变。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解决“不愿意贷款”的问题。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坚持回归主线,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本行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提高分行放贷热情。一是在额度管理方面,对普惠性金融贷款设立专项额度,并规定不得限制或占用;第二,在利率控制方面,实行银行内部资金的优惠定价政策。第三,在金融支持方面,对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减值补贴。第四,在关爱员工方面,要坚持严格管理与关爱相结合,从政治上激励员工,在工作中支持员工,保障员工待遇,从心理上关爱员工,有效提升员工的利益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解决“无贷款”问题。一是推进“三农”金融部门改革,在省、市、县三级设立“三农”金融部门,进一步深化“三农”服务重心,拓宽服务领域,建立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三农”服务体系。第二,大力开展网上贷款业务。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为高质量客户开发了纯在线小额信贷产品,实现了从客户申请到贷款发放的在线集成处理,减少了人工干预,大大改善了客户体验。第三,加强科技赋权。新一代零售信贷工厂的建设,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小而散”贷款的“快速、准确”处理,实现了集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和智能化决策。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建立三个机制建设风险大坝

建立“4+2”风险防控机制。一方面,密切关注重点机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客户,建立重点行业风险管理清单和大额业务清单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管控。另一方面,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加强“中小台湾”建设,设立业务监管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开展风险预警信息的非现场或现场监管检查,实现机构业务监管机制化和系统化。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并行操作系统。对于大额贷款,开展平行操作,主动推进风险屏障,并通过前者和中国当局的联合实地调查控制风险。二是建立审批“回望”工作机制。批准的业务应按季度抽样,审批工作应进行风险“后评估”。第三,实行差异化贷后管理。根据不同的贷款风险水平进行贷后管理,实现高风险贷款的严格贷款和低风险贷款的弱贷款。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建立合规管理机制。首先是确保优秀人员的“准入”。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实行人员动态管理,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机制,坚决淘汰不符合绩效和资产质量考核标准的人员,确保团队永葆生机。二是定期对员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每季度组织信贷人员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走访监狱,开展专题讲座,普及法律知识,提醒员工警钟长鸣。第三,对信贷员的行为进行调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行为调查,重点关注征信人员的社交圈、朋友圈和家庭情况,全面加强员工的行为管理。

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邮政储蓄银行陕西分行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领导,着力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记初始使命,积极将自身的市场定位、业务运作和对策融入农村振兴战略发展蓝图,主动承担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探索“三农”普惠金融之路。(正文/图袁祥龙王伟)

编者:纪爱玲

31667672,。邮政储蓄银行致力于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纪爱玲

标题:邮政储蓄银行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