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00字,读完约15分钟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艺术领域有自己的体系。说到现代国画大师,比如齐白石、黄、、潘天寿,他们肯定是家喻户晓。“五四”后,中国绘画将西方艺术的现实主义和创作理念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走上了改革创新的新道路,使中国传统绘画焕发出新的生机。擅长画马的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带你去见徐悲鸿

2018年7月29日下午,由于重庆三峡博物馆和徐悲鸿纪念馆即将举办“回望洪:徐悲鸿抗战绘画展”,我有幸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徐悲鸿大师之子、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徐庆平先生的介绍,我注定要走进徐悲鸿大师,崇拜他高尚的灵魂、博大的情感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悲鸿先生自画像

作为一个诗歌和散文作家,作者实际上不知道如何绘画,或者对它知之甚少。但我们也知道绘画艺术注重意境、意境、布局、结构、空白、笔墨、标题、技巧、风格和艺术表现。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从个性、性格、人文主义和人性的角度来解读徐悲鸿大师的绘画。此外,还有全国作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党委书记辛华同志交给我的任务。我从作家和诗人的角度写了《走进徐悲鸿》。通过探寻一代大师绘画背后的故事,我讲述了他的绘画成就和中国绘画艺术,目的是向徐悲鸿大师致敬!让更多的人从个性、灵魂、信仰、情感、艺术成就等方面追寻徐悲鸿大师的足迹,探索大师绘画成功的秘诀。

带你去见徐悲鸿

艺术生活是非凡的

徐悲鸿(1895-1953),汉族,原名许寿康,江苏宜兴市七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在法国学习西方绘画,回国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他曾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术学院任教。1949年后,他成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擅长人物、动物、花鸟,崇尚现实主义,尤其在传统上推崇任伯年,强调中国画改革与西方绘画技法的融合,在绘画上提倡光与造型,强调对物体解剖结构和骨骼的准确把握,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的中国画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与张书旗、刘子固并称画坛“金陵三杰”。他的国画充满了色彩和笔墨,尤其是奔马。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悲鸿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倡改进“国画”。他立足于中国现代写实艺术,在中国现代绘画的颓废背景下,提出了《论中国画的进步》。

别林斯基说,“不幸的是,这是最好的大学”。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许学诗(6岁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学绘画)。徐悲鸿,原名寿康,出生在七台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晚年改名为“悲鸿”。父亲许,是一位私塾教师,能写诗,善写书法,自学成才。他经常应村民的邀请画画,寻求微薄的利润来弥补家庭。陆妈妈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妇女。徐悲鸿9岁时从父亲那里正式学习绘画。每天午饭后,他都要临摹晚清著名画家吴友如的一幅画,并学习调色和上色等绘画技巧。当我10岁的时候,我能够帮助我的父亲填写图片的小部分,并为村里的人写春联,如“时间和时间,生日快乐”。

带你去见徐悲鸿

13岁时,徐悲鸿和他的父亲在农村旅行,以卖画为生,帮助他的家人。虽然离家很难,但它丰富了徐悲鸿的经历,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来到当时最发达的商业城市上海,以卖画为生,并想借此机会学习西方绘画。然而,几个月后,他不得不回到他的家乡,因为他的父亲病得很重。他曾短暂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上海艺术学院。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悲鸿20岁时再次来到上海。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被法国天主教会资助的奥罗拉大学录取,这为以后在法国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我还见到了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油画家周祥、、高,得到了他们的赞赏和指导,增强了他们对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会见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并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想。在康“轻四王,重宋”艺术观的影响下,他轻视“四王”,只重笔墨,不求新意,认为只有唐代的吴道子、颜、、五代的黄权、北宋的李成、范宽的写实绘画才是博大精深的。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察了各种著名古迹的古拓,并努力临摹石谷碑、七龙岩碑、张梦龙碑、石门明等。,它赢得了北方纪念碑的精髓,并使书法成长。之后,他被资助去日本东京学习美术。在日本,徐悲鸿收藏了大量的公共和私人珍藏的珍品和名作,深切感受到日本画家在创作上可以注重创作和写实,但在创作上却缺乏中国文人画的墨韵。从日本回来后,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绘画研究会的导师。在北京期间,他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确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带你去见徐悲鸿

勤奋学习,开阔视野

徐悲鸿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和素描,并赴西欧国家观摩学习西方艺术。24岁的徐悲鸿在北洋政府的帮助下,赴法国学习绘画。在他到达欧洲之初,他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皇家学院展览和法国卢浮宫艺术博物馆,并目睹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大量优秀作品。徐悲鸿觉得他过去画的中国画是“身物不精,手无缚鸡之力,绳无缚鸡之力”。如果没有控制,就很难控制。”因此,他刻苦学习绘画,考入巴黎艺术学校,由佛兰德先生授课,并开始接受正式的西方绘画教育。佛兰德人擅长历史人物绘画,他的绘画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和相互对比,而不是细节描写,这对徐悲鸿未来油画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悲鸿喜欢每天训练西方绘画的基本技巧,上午在巴黎艺术学校学习,下午在西龙学院画模特,有时还会带着空去参观各种展览。在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大阳,并于每周日带着他的画到杨的画室请教。达扬“不崇尚时尚,不放弃”的艺术思想和对静物画的重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脚踏实地地学习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术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的造型特征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达到了与同时期欧洲艺术家相当的水平,他的油画《老妇人》入选法国全国美展。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悲鸿被迫搬到消费水平较低的柏林,因为北洋政府曾一度停课。在那里,徐悲鸿仍然错过了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咨询了画家康普茶,在博物馆复制了伦勃朗的画,并经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和其他动物,以提高他的素描能力。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资金后,他立即从德国回到法国继续深造。他抓紧时间,经过名师的正规系统训练和不懈努力,他的绘画水平日益提高,创作了一系列以肖像、人体和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素描和油画作品,如《猫的肖像》、《拄着拐杖的老人》、《自画像》。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悲鸿在欧洲之行的最后阶段还访问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和瑞士。他陶醉于美丽的异国风光,并从欧洲绘画大师的优秀作品中获益匪浅。他在欧洲的八年职业生涯塑造了他的审美兴趣、创意和艺术风格。

学习一些东西并向祖国汇报

徐悲鸿32岁回到中国,开始投身于艺术教育,并在中国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加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方社”,积极倡导“先求美、后求真、再求善”的“南方精神”。他以历史或古代寓言为基础,连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借用过去来描述现在,从中观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画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热爱。1931年,当日本侵华战争愈演愈烈、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中国画《九芳高》,希望国家重视和吸纳人才;1933年,他创作了油画《追我》,表达了苦难人民对善良人民的渴望;1939年,为支持国内抗战,他创作了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肖像之一《珍妮小姐画像》;1940年,他完成了国画《龚宇·宜山》,赞扬了中国人民为赢得对日最后胜利的毅力和顽强意志。此外,他还创作了《巴人画水》、《巴基斯坦贫困妇女》等现实主义题材,以及《漓江春雨》、《天惠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的人物和动物作品。

带你去见徐悲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悲鸿在负责政府事务和行政管理的同时,仍坚持写作,热情洋溢地描述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物、新特点。他画过战斗英雄的肖像,去过山东道术正义水利工程现场体验生活,画过劳动模范和农民工的肖像,收集了1.1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材料。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艺术活动都因画家过早去世而戛然而止。

带你去见徐悲鸿

非凡的成就源于伟大的爱

为什么徐悲鸿在中国绘画艺术界大放异彩?我问了徐庆平先生原因。老徐告诉我,他的父亲徐悲鸿之所以成为后人景仰的大师,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吃苦耐劳,好学好学,有爱国情怀,受过专业训练,有留学经历,尤其擅长创新。作者认为,一个艺术家只有占据艺术理论的顶峰,把他的艺术生活和营养与爱国主义和对人民的热爱结合起来,才能占据艺术实践的顶峰,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师,飞跃空,他的作品才能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和核裂变的传播力。徐悲鸿大师是一位既有艺术理论又有艺术实践深度的大师。他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标准诠释了博大的爱国情怀和爱民情怀,用他山之石攻玉的艺术张力和改革创新诠释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融合手法。因此,他的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传世经典,他的品格和艺术美德可以得到国际国内画坛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带你去见徐悲鸿

苦难不仅是一所大学,也是磨砺生命成长的宝贵财富。我的父亲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这并不妨碍他放弃对艺术的虔诚和执着追求。尤其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廖女士,在重庆的攀西生活了十年,那是非常艰苦的。为了照顾好爸爸,妈妈经常给爸爸一碗米饭吃。我悄悄地指了指父亲碗里剩下的米饭,然后喝了些开水,就这样处理了过去。

带你去见徐悲鸿

老徐说我的名字叫徐庆平,之所以选择徐庆平主要是为了纪念重庆和北平,是因为我母亲廖·文婧在重庆怀了我,我也是在北平出生的。我的母亲廖文婧告诉我,我于1946年9月出生在北平。如果我晚一点到达北平,我就会出生在重庆。徐庆平说我父亲在重庆期间患了脑出血。昏迷过去后,当我醒来时,我看到我的母亲在照顾他。一方面,我担心我的健康状况不佳。我死后,我母亲廖·没有了未来生活的来源。另一方面,他为母亲选了大量的画,并在画上写下了廖留下的文字。另一方面,我父亲写了“暂时保留”几个字。

带你去见徐悲鸿

徐庆平说他的父亲经常使用印章,这个印章上刻着“暂时悲伤”的字样。作为一名艺术家,徐悲鸿对书画有很高的品味。作为一名极其爱国的艺术家,徐悲鸿一生收集了1200多幅中国不同朝代的精美书画,因为他担心失去一些国宝。徐庆平回忆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虽然他父亲的收入很高,但他的家庭生活有时会“捉襟见肘”。当时,北京琉璃厂地区有许多古董店,老板们对徐悲鸿非常熟悉。只要书画“沉甸甸的”,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把东西送到徐悲鸿的家里,只要徐悲鸿认为它们真的是好东西,他们就会尽力去买。徐庆平说,当古董店老板来的时候,他们总是喜欢用蓝布包东西,所以“当我父亲看到他们胳膊下夹着蓝布走进门时,他总是很兴奋。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父亲认定的好东西的价格是由老板决定的,我父亲从不还价,有时我母亲会哭笑不得地“教”他:即使她喜欢,她也应该稍微控制一下。但此时,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父亲,他展示了自己真正的气质。他诚实地说,“我无法控制它。”“为了这成千上万的古代产品,在徐庆平的印象中,因为他的家人没有钱剩下,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去过银行。甚至清平在小学支付的学费实际上是“母亲在‘寄售处’换衣服”。“这些字画都是徐悲鸿的最爱,已经买得精光。有时他会根据收藏者的习惯在这些作品上留下印记,这就是“暂时悲伤”的印记。他经常说他只是暂时保留这些字画,到时候他会把它们归还给国家。1953年9月26日,也就是我父亲去世的那一天,廖·女士将她家中的钥匙交给了第一任文化部部长茅盾,并将她的全部作品(1200幅画)及其收藏品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了国家。许多重要的画作都写着“文静爱他的妻子并保留着它”,但是母亲说它属于国家,不属于她。这也充分反映了母亲对父亲的理解,表明母亲是父亲真正的知己。那时我家非常穷。我妹妹和我没有钱去上学。我妈廖把她最喜欢的棉袄带到当铺。然后我去了小学,我姐姐去了幼儿园。说实话,一个伟大画家的家如此贫穷是罕见的。虽然在家里是这样,但我们从不抱怨。我认为有些艺术家现在不能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我认为这与不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和不能忍受艰难困苦有关。所谓“天道酬勤”,我认为只有当你真正吃苦耐劳时,你才能被上帝感动,上帝会帮助你攀登成功的另一面和艺术的顶峰!我认为他的成功与他的生活、奋斗、成长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密切相关。青平先生说,我认为我的父亲非常爱国,有报国的志向。在法国和日本学习期间,他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定居在国外。他是完全有能力的,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他的国家和人民遭受的灾难。1941年,他从印度回国,途经槟榔屿、怡保、吉隆坡等地,举办艺术展览,并从绘画销售中捐赠近10万元用于救灾。他对艺术的追求非常执着和认真。1938年,他去印度举办艺术展览,并与泰戈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他的泰戈尔肖像通过明暗对比向全世界展示了泰戈尔老人的艺术形象。特别是,他在画泰戈尔的时候,手特别灵巧,仿佛看到诗歌和音符从泰戈尔灵巧的手中飞出。可以说,世界上有两只最美丽的手,一只是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的手,另一只是徐悲鸿画的泰戈尔的手。这幅画是中西艺术的最佳融合,具有中国传统平面意象和西方现代浪漫主义的内涵,完美融合了中西绘画艺术的风格

带你去见徐悲鸿

传承徐悲鸿大师的经典是时候了

2018年7月31日至11月1日,重庆三峡博物馆和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在山城重庆举办了抗战时期徐悲鸿绘画展。展览持续了3个月,接待了40多万游客。2018年8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儿赴重庆三峡博物馆考察,专门观看了抗战时期徐悲鸿绘画展,对展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姬旭孙子的讲解给予了高度赞扬。在三峡博物馆一楼的文化创意产品销售区,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印有徐悲鸿“奔马图”的手机套,设计精美,价格实惠,广受欢迎。三峡博物馆馆长程说,坚持在一个展览中发展一系列的文化创作,不仅是通过生动的文化创作载体让“文物活起来”,也是实现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同时,它还用“文化创造”讲述中国故事,展示博物馆在传承历史、启迪心灵、传播真理、教育和影响人民方面的社会和教育功能。

带你去见徐悲鸿

1937年11月,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迁往重庆,开始了与重庆的交往。从1937年到1946年,徐悲鸿的画笔始终以爱国爱民为宗旨,以天地为经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这里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绘画作品,尤其是在这一时期,《巴人画水》、《与东京相会》、《奔马》、《泰戈尔雕像》等。这些经典作品传达了艺术家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开创了中西绘画融合的先河,阐述了徐悲鸿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带你去见徐悲鸿

“回望洪——徐悲鸿抗战绘画展”分为三章:“风雨如鸡鸣”、“悲悼思战”、“真哉的诉求”。抗战时期徐悲鸿的作品有75幅,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和书法。

虽然展览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月,但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经典的传承,对徐悲鸿大师的崇敬,对徐悲鸿大师及其作品的欣赏和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被吸引去品味他的作品。

徐悲鸿大师去世已久,但他的“人不应该有骄傲,但必须有骄傲”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要谦虚谨慎,坚守人生的底线和道德,这就是大师的不朽精神和人格魅力。(文字/雷/重庆三峡博物馆整理/周小蓉)

编者:张嘉诚

标题:带你去见徐悲鸿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