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58字,读完约7分钟

       塞上江南,进一步是荒漠、退一步是绿洲的地域上,生长着中宁最广为人知的产物——枸杞。

  “枸杞”这个名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记载。甲骨卜辞中有对“黍”“稷”“麦”“稻”“杞”等农作物的丰歉进行占卜的记载。甲骨文著名专家罗振玉依据《说文解字》解释 :“杞,枸杞也,从木己生”。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的枸杞,伴随着华夏文明从殷商文化走来,是中华民俗文化八大吉祥植物之一。

  作为名而不贵的道地药材,枸杞采摘、食用的历史已有四千年,上至皇帝御用养生、下至百姓良药配方,都可以看到枸杞的影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枸杞都是以野生的形态存在的,直到600余年前,明朝中叶宁夏开始人工培育枸杞,开启了枸杞的人工栽种历史。宁夏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质量上乘的枸杞,其中生长于宁夏中宁县的“中宁枸杞”,又属宁夏枸杞中的精品,素有“中国枸杞看宁夏,宁夏枸杞看中宁”的美誉,中宁枸杞也因此被赋予了“枸杞之冠”的称号。

  流淌在中宁人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春天杞园花儿香,奴家赏花心舒畅。手拿花针刺绣布,杞花蜜蜂上画图。夏天来了日头高,奴家杞园歇阴凉。颗颗玛瑙红果甜,尝上几颗护心肝。秋天来了秋果闹,今年的收成实在好。情哥诚心来帮忙,晾晒的枸杞一院场。冬天来了雪花飘,奴家为哥做棉袄。一针一线都是情,来年果月满了咱成亲。红果是咱俩的命根根,未来的日子红彤彤,鸳鸯戏水对对行,一生一世不变心。”这是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传唱了数百年的民歌,这首《枸杞歌》将枸杞的生长历程与中宁人的四季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可见中宁枸杞的文化已经成为中宁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中宁人血液里流淌的都是枸杞汁、枸杞酒!”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局局长闫永祥曾如此形容。

  农产品源自农耕社会,每一种农产品背后都有其来自历史的文化基础。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陡坡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相传,宁夏枸杞先是在中卫县黄河边上的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等处自然繁殖,后来经过回汉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选育改良而成。以后宁夏枸杞又培育成功了很多优良品种,并逐步被引种到全国各地。

  据史籍载,在明弘治年间中宁枸杞即被列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中卫县志》称:“枸杞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任宁夏中卫知县的黄恩赐也曾赋诗赞道:“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决胜腴田岁早丰。”可见,早在清朝时期,中宁家家户户种植枸杞已是常态,而中宁栽培枸杞的历史距今至少已有六百年。

  600多年的枸杞栽培驯化过程,也是人们对中宁枸杞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灌溉技术、采收制干加工技术的发展史。中宁枸杞由于有一大批科技人员和父授子承、师授徒承的坚忍不拔的传承人和守护者,才留下了中宁枸杞永续发展的根和魂,使流淌在中宁人血液中的这份“红色基因”得以长久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道地药材”

  数千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官方公布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其功效传闻颇广。在我国古代官修的第一部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枸杞”,并将其列为“上品”,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枸杞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 ;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并言其“补肾、润肺、生精、益气,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其中产自宁夏中宁一带的中宁枸杞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被赋予“道地药材”的称号,享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称誉。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中宁枸杞之所以能在一众枸杞品类中脱颖而出,自然离不开中宁道地产区的成就。

  首先中宁地区主要是清水河冲积平原淤灌土和黄河冲积平原淤灌土,土壤富含利于枸杞生长发育的特殊营养物质,中宁枸杞便是在这块淤积区的膏腴土地上生长,从而拥有了极佳的品质。其次是因为中宁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降水量 192.3毫米,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枸杞营养成分的积累。最后中宁枸杞的特色也离不开中宁人民的智慧,千百年来,中宁人民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改良枸杞的栽培种植技术,为中宁枸杞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 40 年来,宁夏枸杞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积淀、总结、研发了一整套先进独特的种植技术,以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三品一标”生产、清洁能源制干、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技术在枸杞主产区大面积推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农产品,历史赋予的底蕴,地理环境塑造的形态,栽培经验养成的风格……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中宁枸杞形正色鲜、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的独特品质。经权威部门检测,与全国同类产品相比,中宁枸杞中铁、锌、锂、硒、锗等使人延年益寿的微量元素含量第一,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含量第一,尤其是调节人体免疫能力的枸杞多糖含量第一,显著高于其他产区。这自然是中宁枸杞能成为“道地药材”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于中宁反哺中宁的“扶贫药果”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宁夏甚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地貌无疑是满目黄色的荒滩与沙地。然而,随着枸杞产业成为中宁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现在的中宁,随处可见成片的枸杞树像翡翠一样点缀在曾经的荒地之上。枸杞特色小镇、枸杞示范园区、枸杞“扶贫富农爱心药房”工程、枸杞旅游纪念品、枸杞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宁枸杞这一“红色名片”不断呈现出发展新业态,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养生产业和文化产业。

  2019年,中宁县出台了《中宁枸杞产业整合推进方案》,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六位一体”的现代枸杞产业链。从一家一户的粗放经营到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生产,从单一的枸杞干果到种类齐全的产品体系,从追求数量式增长到追求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宁枸杞产业的科学发展。

  目前中宁县全县枸杞种植面积12.8万亩,枸杞干果年产量达2.6万吨,综合产值达102.6亿元,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枸杞5000余吨。而当地枸杞产业从业人员10万人,仅枸杞采摘就能带动6万农民增收。如今当地许多枸杞庄园建成后,企业与移民村建立“村企联建”模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培训带动农户在基地就业,实现了生态、扶贫、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宁特殊的地理条件成就了中宁枸杞,使其成为“道地药材”,而中宁枸杞也成就了中宁,使其成为“中国枸杞之乡”。在600余年的培育、栽种的过程中,中宁的水土、中宁的人与中宁的枸杞浑然融为一体,而枸杞这颗小小的药果,不仅可以入药配方,如今也俨然成为了让中宁这片曾经贫困的土地焕发生机的良药。


标题:4000岁的枸杞子 600年的种植情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