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0字,读完约7分钟

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

本报记者程元洲摄

桥梁守卫正在维护枕木。

本报记者程元洲摄

桥梁警卫举起手中的黄旗,示意火车通过。

本报记者程元洲摄

河里的寒风像一把刀。天亮前,陈庆明穿上厚棉裤,上了桥。

敲击轨道,重新拧紧螺栓,清除异物,除锈...陈庆明在桥上铁路旁一块木板铺成的一米宽的巡道上,一个个检查钢梁和枕木。穿过脚下25米处木板的裂缝,大河正向东奔流。

每次火车来的时候,他都会站在火车对面,手里举着黄旗。“升起黄旗是为了向列车驾驶员表明,经过检查,前方一切正常,可以安全通过。”陈卿说得很清楚。

60年来,三代桥梁维护人员不间断地在“长江第一桥”上挥舞着这面黄旗。

第一代桥梁管理员

我对每一根钢梁了如指掌

10月15日,88岁高龄的第一代桥梁养护工人范占忠回到武汉大桥段长江大桥车间,并亲手打出了“长江第一桥”的旗帜。“第一座桥这个词是桥上人们的表情。只要你记住这个定位,你就可以随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范成解释道。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横跨长江的钢梁桥,从一开始就具有时代意义。没有一座桥像它一样吸引了一代人的注意力,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荣耀,桥梁维护人员希望“确保桥梁向人们展示完美的外观”。

长江第一桥 三代养桥人(新时代?面孔)

范成还记得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竣工通车时的情景:“第一个周末,桥上有80万人,人来人往,都能感觉到桥在摇晃。晚上,一些盲人在桥上手拉手。用手触摸,用耳朵倾听,感受这座桥。”

作为大桥验收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自郑州的范成留在武汉,多年来一直守护着大桥的安全。

“这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造的。在维护大桥时,我们不应该成为害群之马。”当时在武汉长江大桥工作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相亲时娶媳妇是受欢迎的。"。

樊城建桥60年来,三代桥梁养护人员坚持不懈,历经沧桑,使桥梁更加坚固。

在过去的60年里,这座桥经历了7次大洪水和77次船只撞击。从最新的“体检报告”来看,整桥无位移、无下沉,能抵御流量10万立方米、流量5米的洪水,能抵御8级以下地震和强烈碰撞。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没有裂缝。数以百万计的铆钉没有被发现松动,整个桥梁没有重大的疾病...

"桥梁总是年轻的,离不开细致的维护工作."79岁的蔡友春也是第一代桥梁维修工人。44年来,他一直是这座桥的“保姆”。他对这座桥的每一根钢梁了如指掌。

蔡友春介绍说,武汉长江大桥的桥梁养护人员是新中国第一批桥梁养护人员,开创了新的职业,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桥梁养护方法。

第二代桥梁管理员

在向智能维护过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全面的手”

在武汉大桥段长江大桥车间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大厅前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着大桥几十个关键点的实时图片。在大厅中央的10台电脑上,每天的测试数据一目了然。

从抬肩作业到机械化作业和智能化养护,桥梁的养护水平逐年提高,对桥梁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52岁的聂亚林(音译)是长江大桥车间第一工作区的领班。

1987年,聂亚林接替他的父亲,成为维护武汉长江大桥的工人。他说,当时,能够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工作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梦想,但这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那时候,有必要检查一个工人是否合格,不仅要看商业技术,还要看他的身体素质是否优秀。”聂亚林介绍说,总长度为1157米的长江大桥钢桥应该每三年重新粉刷一次。从40多米高的钢梁到25米高的桥底,桥梁养护人员需要对桥上的钢梁进行逐寸检查,并立即用抹刀铲去铁锈,然后刷两道专用防锈底漆,再刷一道中间漆,最后刷两道顶漆。刷下5层油漆后,厚度必须达到0.19毫米或以上。这项工作每年持续八个月。

长江第一桥 三代养桥人(新时代?面孔)

长江大桥车间主任黄伟介绍说,大桥的维修主要分为钢梁和桥面两部分。适用于每年4月至11月的涂装,主要工作是钢梁的除锈和涂装。每天检查桥面轨道、枕木和紧固件。在每月一次的专项检查中,工人们将被放在一个吊篮里,检查码头是否有裂缝。

“一年有四个季节。在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们的桥梁工人每年都要经历“五季”。当桥下是冬天时,我们不得不在桥上经历严冬。”第二代桥梁养护员杨祖良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长江大桥的平均温度比桥下低5至8摄氏度,桥梁养护员在登机前应该穿棉衣和棉裤御寒。

幸运的是,诸如电动扳手和鹤嘴锄之类的先进工具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桥梁维修。“对于轨枕扣件的维护,一个轨枕上有四套扣件。过去,当使用人工维护时,每个人每天可以维护六个睡眠者。现在普通人每小时可以睡20多个觉。”聂亚林说道。

随着操作手段的改进,工人的数量已经从300多名减少到大约50名,但是每个工人都被要求是“全面的”,能够在100多个过程中做任何事情。

第三代桥梁管理员

创新的维修技术,一毫米不坏,一毫米不好

36岁的陈庆明是武汉长江大桥的第三代桥梁维护工人。

陈庆明的口头禅是:“一毫米不坏,一毫米也不坏。”铁路桥面维修时,如发现路面有3毫米以上的凹陷或坑洼,应立即报告维修。陈庆明总是跪在铁轨上,俯身检查线路的平整度,以确保轨距、水平等技术参数“零误差”。

除了近乎严格的操作标准,陈庆明还带着他的同事们从事研发和创新。更换钩形螺栓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钩形螺栓的特殊形状使得普通扳手很难松开。为此,陈庆明开发了焊接头卡,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此外,陈庆明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安装在护栏下的塑料垫圈,有效地解决了轨枕下沉的问题。新技术,如工人开发的“辅助道路启动装置”,已被广泛推广并用于其他铁路桥梁的维护。

长江第一桥 三代养桥人(新时代?面孔)

“要保持长江第一桥,必须有一流的标准和一流的风格”。陈卿说,虽然第三代桥梁养护人员还年轻,面临着社会上的许多诱惑,但他们可以不忘记自己的主动性,愿意像钉子一样在桥上生根发芽。

年轻一代的桥梁维修工作者充满创新精神。除了陈庆明,很多人也有自己的“特殊技能”。

黄志国,一个三代同堂的桥梁工人,特别擅长画钢梁,在车间里被称为“土壤专家”。近年来,黄志国研发创新了7种桥梁作业机具。桥梁建设者的后人胡建刚参与了中国铁路总公司《桥梁养护》课程的编写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开发了弯曲钢筋平台等新工具。

如今,桥梁养护工作也在发生变化。武汉长江大桥车间全面推进以“检修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桥梁养护体制改革,加快智能养护建设。

经过60年的坚持,成绩是显而易见的。武汉长江大桥作为长江上投入使用以来运营时间最长、交通量最大、荷载最大的桥梁,从未发生过铁路交通事故。

《人民日报》延伸阅读(第11版,2017年12月27日)

标题:长江第一桥 三代养桥人(新时代?面孔)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