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3字,读完约4分钟

"呼和浩特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呼市人兰强在深圳工作很努力,两年多没有回家,最近回家探亲,不禁叹了口气。在我过去的印象中,我找不到混乱的问题;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他感觉比住在大城市更舒服。呼和浩特市民对周围的变化感受更深。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几十个人,每个人都称赞他们。

近年来,在反复学习中心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以绣工治市”,着力解决困扰市民生活的各种“顽疾”。

刺绣努力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一些垃圾刚刚被扔在这里。""昨晚我发现有人随地小便!"在呼和浩特城市管理电子平台上,市民和热线电话互动频繁。“2015年,共有12,711起公众投诉。2016年,共有23,167起公众投诉。2017年,迄今有59,352起投诉。”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晓东介绍。

"为什么公众意见越来越多?"记者想知道。“有很多市民投诉,这是对政府信任的表现。过去,当有人投诉时,没有人去处理。慢慢地,没有人抱怨。现在,当人们照顾他们时,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现在,呼和浩特市的市民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这个城市,他们发表的意见就像找房子一样。”李晓东说。

呼和浩特是一座年轻的西部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有许多债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管理矛盾越来越突出。“永远不要让身边的小事打扰别人,剥夺别人的幸福。”市委书记恽光忠表示,他应该下决心对城市环境进行集中管理。

有一段时间,呼和浩特的党员干部走上街头,带头发现和发现问题。谁发现问题,立即报告,立即记录,并立即考虑解决方案。

通过集思广益,呼和浩特市已清理出拆迁绿化、路网改造、立面改造、遮挡处理、“小桌子”改造、网上订购整改、餐厨垃圾改造、路灯改造、路灯改造、小酒店改造、城市“蜘蛛网”改造、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等25项重点整治工程,涵盖了与市民生活和城市宜居性相关的大事物和大触角

今年年初,呼和浩特市开展了最大规模的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清理垃圾累计161万吨,拆除违法户外广告设施1.1万个,清理整治各类“三乱”小广告355万个,清理取缔商店7.3万家,流动摊贩6.9万个,改造旧社区1108个...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现代管理的成果

“城市管理不能一阵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恽光忠在几次工作部署会上提醒城管部门。在集中整治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发现了城市管理中的不足,确定了现代经营、现代管理的工作思路。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成功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化再到数字化的连续两次飞跃。市区机械作业车辆从五年前的640多辆增加到目前的1370辆,全市机械化作业覆盖率也从60%提高到85%以上。如今,随着城管监察系统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呼和浩特市城管不仅具备了全方位监控调度的能力,还具备了与市民互动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市民的满意度。

身边小事有人管了

管理体制不畅是制约城市管理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呼和浩特市在探索现代管理模式时,首先要理顺管理职责,将原城市管理执法局改为城市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市管理联系会议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强大的城市综合管理合力和长效机制。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需要的机构

“城市管理必须适应建立机构的需要,不能按照旧的惯例办事。”市长冯钰茜介绍说:“在人员配备和机构设置方面,我们已经给城管执法部门开了绿灯,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今年,我国城管执法进社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副市长周强表示:“如果你不知道,社区里有太多需要管理的事情。共有135个常见问题。每个社区仍然有许多个性问题。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成立了一个社区。行政部门由一个专门机构管理。”

在此基础上,呼和浩特市建立了“大城市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按照“市级领导、区级实施、重心下移、分级管理”的原则,除保留国有建设用地、垃圾收集处理、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等七项建设项目监管和行政处罚权外,其余由市城管部门移交区级城管执法部门行使。地区一级的执法事项从13个增加到现在的31个。

身边小事有人管了

"让城市宜居,让市民舒适."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合理化,呼和浩特的城市管理逐渐走上了“快车道”,一座崭新的城市呈现在市民面前。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4日06版)

标题:身边小事有人管了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