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1字,读完约5分钟

中信经纬9月20日(罗琨)随着银行信贷的不断收紧,许多购房者开始担心首付。最近,许多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或风险警告,严格调查非法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个人商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然而,一些中介机构仍然借此机会,以“消费贷款”和“商业贷款”的名义吸引客户,并违反规定向房地产市场“输血”。

记者采访的许多专家认为,实现消费贷款等非抵押资金进入楼市将削弱楼市调控的效果。一方面,这将导致全面看涨预期的形成,不利于房地产长期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大量消费贷款已经进入房地产市场,这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

买家每周会收到五个贷款销售电话

居住在北京的白女士计划今年在北京购买第二套房,但目前资金缺口仍高达200万元。

近日,白女士发现,显然有更多的中介机构呼吁推广“按揭贷款”。在过去的一周里,她接到了来自五个不同贷款中介的销售电话,每个中介都声称能够在五个工作日内帮她解决资金需求。

房地产抵押消费贷款是指借款人将自己或他人(如亲戚、朋友、同事)拥有的房地产抵押,并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可用于各种消费目的,如装修、买车、出国、旅游、留学等。它也可以用于各种资本周转和商业目的,但它不能用来买房子。

“现在银行贷款很慢,一般需要40-50天,但我们可以帮你制定计划。你可以先抵押房子,然后在1-5天内借钱。如果你付钱,你可以在同一天借钱。”中介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白女士,该计划最终是一笔银行贷款,但中介机构提前向客户发放了贷款,但这段时间的利率比银行的抵押贷款利率高10%-20%。

当白女士被问及银行是否会审查贷款的最终目的地时,三家中介都说他们会“打包”最终目的地:“你名下有公司吗?没有公司,我们会帮你包装一个公司,包装你作为这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没问题。最终,这将成为一笔个人商业贷款,银行永远不会发现。”

上述中间人都声称他们的机构与许多银行合作过。尽管银行目前正在检查各种“消费贷款”的最终目的地,但仍然很难找到。

在此之前,当首付资金出现缺口时,一些房地产中介会撮合为客户提供“首付”等服务。然而,在最近加强监管之后,当记者走访几家中介机构时,他们发现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要么回避谈论"首付",要么明确表示他们无法提供这种服务。

最近,北京市住房建设委员会和北京银监局的通知也显示,购房人通过“消费贷款”、“商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等方式提取购房首付款的现象很多。

对“消费贷款”的多点监管

据记者了解,近日,北京、南京、广东等地的监管机构开始严格查处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消费贷款”,许多银行也逐步收紧了消费贷款。

据资深银行业研究人员称,目前的监管主要针对期限,即消费者贷款的最长期限不应超过5年。此举主要是针对一些已经达到20年甚至更长消费贷款期限的商业银行,不允许使用房地产进行二次抵押。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10年以上的中长期消费贷款正在收紧,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已明确表示,10年以上不会发放消费贷款。

融360住房贷款分析师唐传耀向记者预测,各银行对新增消费贷款的审批将更加严格,如果发现已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被用于购房,可能会采取惩罚性措施进行跟进。随着对消费贷款的严格调查,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将进一步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是不可避免的。

最近,北京许多银行相继提高了首笔住房贷款的利率。调整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提高了5%-10%,成为主流。19日,央行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部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抵押贷款利率调整是在北京市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银行根据市场资本水平的变化和自身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而采取的自主行为,符合政策要求和指导,并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管理部的积极支持。

多地监管出手! 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为何仍屡禁不绝

为什么一再禁止“消费贷款”非法进入房地产市场?

2016年,本行新增消费贷款8500多亿元,今年1-7月新增消费贷款1.06万亿元。在消费信贷表现强劲的情况下,8月份居民消费呈现下降趋势,明显偏离了这两个趋势。许多专家认为,这意味着许多消费者贷款被用来购买房屋。

一位资深银行业研究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款变相流入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成了监管部门禁止的“首付贷款”,降低了首付要求,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加剧了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积累,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唐传耀认为,消费者贷款屡禁不止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房价越来越高,购房首付款存在缺口,购房者有主动申请消费贷款买房的冲动。第二,按揭贷款量下降,但按揭资产一直是银行相对优质的资产。现在,银行已经减少了按揭贷款的额度,这只是给了一些中介机构0/房。第三,消费贷款确实难以监督整个过程,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往往跟不上人力。”唐传奇说道。

多地监管出手! 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为何仍屡禁不绝

唐传耀建议,要遏制消费贷款非法进入房地产市场,首先要降低消费贷款的额度和发放贷款的时间。“当你进行房地产投机时,金额小、信贷时间短、成本高。”

其次,他认为有必要加强技术监管手段的创新,监控消费贷款的流向,并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如将消费贷款资金违规记录到个人信用信息中。

标题:多地监管出手! 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为何仍屡禁不绝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