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5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私人银行在资产方面与网上贷款平台形成竞争关系。但是,现阶段民营银行的产品体系还不完善,在成立初期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品牌效应和客户基础也很欠缺,不足以对网上贷款平台形成替代效应

截至6月底,17家获批的私人银行中,近一半位于网上银行。这些银行是深圳前海伟众银行、浙江网通银行、四川王新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中邦银行、吉林亿联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和江苏苏宁银行。尽管私人银行更愿意与p2p(点对点借贷平台)连接进行资金存管业务,但私人银行与在线借贷平台在资产方面的竞争不容忽视。对于在线贷款平台来说,私人银行的密集开放意味着一场硬仗吗?

民营银行欲分享网贷蛋糕 对网贷平台不足以形成替代效应

据业内人士透露,民营银行的资产开发主要涉及个人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贷款、汽车贷款等。,这直接与网上贷款平台的小资产发展相竞争。

具体而言,伟忠银行的资产包括小额贷款、微型工业贷款和微型汽车贷款;网上商业银行有网上商业贷款、网农贷款和信托支付;四川新网银行贷款情况良好;武汉中邦银行有一个舒适的工资贷款等。民营银行资产的主要目标覆盖面是小微客户,与网上贷款的目标客户基本一致。

即便是拥有特定地区存贷款模式的私人银行,也对同一地区在线贷款平台的资产发展构成了威胁。例如,上海华瑞银行专注于产业链融资、跨境商业贷款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温州市工商银行的商业贷款、信用受益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盈利业务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繁荣业务贷款(小微企业短期业务周转贷款)等。

“相比之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私人银行的贷款额度都高于单一网上贷款平台的贷款额度,业务选择范围更广。”英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表示,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许多业务受到地区限制。例如,伟忠银行的小额贷款目前仅限于广东省,温州市工商银行的商业贷款需要在温州有常住户口或拥有本地房产,王上贷款仅限于温州小微企业法人。此外,私人银行“一行一店”的规则(即私人银行只能在总行所在城市设立一个营业部,不得跨地区)也制约了其信贷业务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私人银行的贷款业务需要资产或担保,而且程序繁琐。

民营银行欲分享网贷蛋糕 对网贷平台不足以形成替代效应

从投资理财角度看,张表示,目前除了伟忠银行现有的基金、资产管理、黄金和结构性产品外,其他民营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多,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方面。一些私人银行拥有保险、货币基金或现金管理产品,风险偏好较低,收益率普遍低于网上贷款产品,目前还不足以形成替代效应。

除竞争关系外,四家民营银行积极参与网上贷款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即上海华瑞银行、天津金城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和四川王新银行。据英灿咨询和网上贷款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已有4家私人银行签署了69个平台。

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对网上贷款平台的资质要求较低,签约的网上贷款平台主要是民营“草根”平台,占比高达82.6%。在这四家银行中,王新银行的网上贷款资金存管业务最为活跃,签约平台已达32个,包括一些上市、国有和风险投资平台。在与私人银行的合作平台中,28%位于广东,23%位于北京和上海,12%位于浙江。

民营银行欲分享网贷蛋糕 对网贷平台不足以形成替代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深圳都发布了《网上贷款平台银行资金存管本地化管理征求意见稿》。如上海要求“选择在本市有经营实体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客户资金存管”,深圳要求“与在深圳行政区域内设有分支机构或以上的商业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安排。”相关专家表示,如果不修订并正式通过这部分征求意见稿,私人银行,尤其是没有实体店的网上银行,将被挤在这个业务合作的空房间里,那些已经签约或上线的也需要进行调整。

民营银行欲分享网贷蛋糕 对网贷平台不足以形成替代效应

“现阶段,民营银行的产品体系还不完善,成立初期存在诸多监管约束,初期也缺乏品牌效应和客户基础。未来,私人银行和网上贷款有可能在金融技术、风险控制技术、资产或资本方面合作。私人银行也将促进更多的合作,同时对网上贷款构成挑战。”张对说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钱伟)

(编辑:胡风)

标题:民营银行欲分享网贷蛋糕 对网贷平台不足以形成替代效应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