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1字,读完约6分钟

新华网(603888,诊断单位)记者赵

[在学习期间]6月,习近平从国内到国外,从考察到出国访问,都很忙碌。新华社“学习进步”的原创品牌栏目“工作坊”在6月推出了一篇以“国家战略”为关键词的文章,梳理习近平的重要活动。

在炎热的六月,习近平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我访问了山西,主持了国防和民用技术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第17次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并会见了欧洲领导人...不难发现,习近平的所有讲话都牢牢把握国家战略,谋求中国的长远发展,谋求世界的繁荣和共同繁荣。

深度扶贫:八项要求扶贫开发一直是习近平最关心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扶贫开发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21世纪目标的新高度。已纳入“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决策部署的总体布局,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规划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出发,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其中“实施扶贫工程”是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特色产业,帮助3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等扶贫项目,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百强项目。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战胜贫困的决定》正式发布。这份长达一万多字的文件,对今后五年扶贫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敲响了“警钟”。

高层结构显示了国家的意志和决心。

阅读这篇文章,并时刻注意它。6月21日至6月23日,习近平访问陕西,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老区人民的生活和老区脱贫致富的工作上。

他和村民们一起计算收入和支出账目,蹲在地上学习抗旱和保护土壤水分的措施,关心为帮助穷人而搬迁的村民的生活...他尖锐地指出,消除贫困的工作已经进入现阶段,要着力解决深层贫困问题。

如何在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在6月23日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八项要求。这八项要求,从目标到衡量,从组织到保障,从内生动机到外部援助,为战略和战术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有了这样的计划,一些村民卷起袖子,与中共中央一起努力工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深度贫困是可以彻底克服的”。

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四字方针

富国强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一体的两翼,它们既是外部的也是内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大局,科学规划了富国强兵两大战略任务。

6月20日,中央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强调,将国防和民用技术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一直重视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

2013年和2014年,Xi在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了做好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发展的重要性。

在2015年的两会上,Xi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将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提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是指导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以习近平为主任的中央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发展委员会。

当前和未来,是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国防和民用技术从初始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在6月20日关于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时期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的四字方针:在“统一”一词上努力,在“融合”一词上做文章,在“新”一词上寻求突破,在“深”一词上看到实效。

习近平一月:6月关键词――国家战略

四字方针,洞察国际趋势,立足国情和军事形势,是四年来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战略思想的延续和深化。以此为指导,加快形成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率的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体系。

会后两天,即6月22日,习近平视察了驻陕部队的一个基地。针对部队的具体情况和任务,他再次指出,要走技术、产业、设施、人才深度融合的道路,努力使空国防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

“如果士兵不强壮,他们就不能消灭敌人。如果国家不富裕,他们就不能筹集士兵。”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就没有保障。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融合是“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成功经验的浓缩和推广,是富国强兵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的长远战略。

双赢合作: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结合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国内国际两大形势,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同时,丰富和深化了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推进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6月,习近平外交活动频繁。他的讲话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合作、互利、共赢。

在与欧洲国家的交往中,习近平始终强调要继续推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建设。

他表示,有必要将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和瑞典的“智能产业”战略结合起来;要着力推进中国“十三五”规划与“芬兰2025发展愿景”的对接;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国丝绸之路”;欢迎西班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从中国义乌到马德里的中欧列车。

习近平在会见金砖国家外长和外国代表团团长时指出,金砖国家合作已走上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他强调“发扬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共享的理念”,在一个地方思考,在一个地方奋斗,“迎接第二个黄金十年”。

6月9日,习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成员国坚定奉行“上海精神”,“在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迈出了越来越坚实的步伐,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习近平曾经说过:“我们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把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繁荣与发展之中。”“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是传统外交的一贯主张。

(主编:楼再霞)

标题:习近平一月:6月关键词――国家战略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3600.html